尊龙凯时
首 页
机构概况
政策法规
项目指南
申请资助
共享传播
国际合作
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首页
基金要闻
基金要闻
美提出人类起源混种繁殖新理论
日期 2006-05-2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毛黎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美国科学家表示,人类祖先和黑猩猩祖先在630万年前分开后,也许并没有完全隔绝。在一段时间后,两者的后代很可能又重新在一起生活了120万年,然后再次分开。 根据5月17日《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麻省工学院遗传学家和生物统计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经过对人类基因和黑猩猩基因的比较后,提出了上述新理论。采用基因比较研究人类的起源,比过去人们通过化石研究更加细致和清晰。 人类共有23对染色体,它们包含有3万个基因。基因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经过一定的时间,它会发生突变,突变的变化率相当稳定,并且十分缓慢。因此,基因的突变可以被视为一种进化时钟。两种动物相同基因的两个版本中,DNA不同的数目能够显示出它们分离时间的长短,即混种繁殖和共享基因有多长的时间。 麻省工学院研究人员尼克·帕特森和同事在进行基因比较时,发现人类和黑猩猩一条雌性染色体X要比其他染色体年轻120万年。其表示人类和黑猩猩的X染色体不仅来自相同的祖先,而且该染色体要比其他染色体承接得要晚许多。 科学家认为,对上述现象最好的解释是,早期人类和早期黑猩猩的分离不是一次而是两次,第一次在630万年前,第二次是再过100万年之后。可能的情况是其间某些进化的人类和进化的黑猩猩发生了混种繁殖。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那时的人类和黑猩猩身体外表没有太大的区别。 如果新的理论成立,那么2001年人们在非洲乍得发现的有7百万年历史的"托迈"头骨可能不在非混种繁殖人类范畴内,因而不是人类的祖先,而是消亡了的早期人类的化石。科学家表示,他们下一步将研究其它动物是否也存在混种繁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