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尊龙凯时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到昆明分院视察,与昆明分院各单位领导进行座。座谈会由昆明分院院长张壮鑫博士主持。昆明分院、昆明植物所、昆明动物所、版纳植物园、云南天文台和地球化学所6个单位的在昆领导出席了座谈会。
陈宜瑜首先介绍了国家尊龙凯时资金的沿革与发展、2007年度主要工作和2008年度主要设想,重点就尊龙凯时的战略定位、工作方针、资助格局、资助成果、人才培养、计划统筹、重大研究计划、创新研究群体、管理制度建立、评审系统完善、科研诚信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与会各单位领导简要汇报了各自主要工作进展,就重大项目、人才引进、队伍建设、科技论文、国际合作、基金项目申报、传统学科调整、前沿学科布局、科技成果转化、园区规划建设、科研平台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野外观测研究台站建设、自然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产业发展中的基础科学研究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座谈。
云南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建华出席座谈会并作了发言,昆明分院各单位科技部门负责人和昆明分院机关各部门相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后,陈宜瑜在昆明分院院长张壮鑫、副院长郗建勋和云南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建华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昆明植物所。
在听取了昆明植物所所长李德铢关于近几年来该所在学科发展方向调整、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尊龙凯时等科研项目实施等工作情况后,陈宜瑜考察并详细了解了该所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及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科研进展、项目合作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等情况。
陈宜瑜对昆明植物所近几年来在主持尊龙凯时项目等科技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昆明植物所近几年来的科技工作已有了长足的进展,在保持了传统学科发展的同时,根据国家及地方发展的需求,加快了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的调整及布局,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及研究工作已有了实质性的良好开端。
陈宜瑜在进一步强调了建设种质资源库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后,希望种质资源库切实能够起到为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开发及生态保护提供主要支撑的作用。同时由于种质资源不可能全部通过低温冷藏的方式进行长期保存,因此加强对种质资源的遗传基因组学等的研究更显得至关重要,应与昆明植物所的学科调整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分子生物学研究向已有学科的渗透和交叉,这样将有利于昆明植物所的长远发展,也有利于植物科学的长远发展。陈宜瑜主任还希望进一步加强战略研究,并通过各种措施支持战略目标的实现。鼓励年轻科学家向院士们和老一辈科学家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为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