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对能源消费具有双刃剑的作用: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导致了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加大了能源消费的数量;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产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得到更合理的调整、各种配置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与各种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又使得能源消耗具有下降的趋势。问题是:在什么条件下城市化能够减低能源消费?而在什么条件下城市化却促发了能源消费?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强度关系的这种不确定性成为国际能源经济学家所称谓的“约恩之谜”,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规模与能源消费总量双向增长阶段,日益临近的国际碳减排倒逼目标以及快速增加的国内能源消费缺口,使得中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成为一个我国不得不面临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今年3月24日出版的《Energy Economics》以长篇论文形式发表了南昌大学刘耀彬团队的研究论文“中国城市化与能源强度的非对称性动态调整关系”(Asymmetric adjustment of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intensity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0988312003283。该文提供了城市化与能源强度之间关系的一个全面的非线性、非对称分析方法,对中国整体和四大区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城市化与能源强度之间存在着结构性变化的门槛效应关系,在门槛值未达到之前能源强度变化远快于城市化速度变化,而越过门槛之后中国能源强度非对称性地作用于城市化,这正强烈影响到中国整体和中部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二者的结构性变化发生在1988、1993、2000和2006年等4个年份。
近五年来,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刘耀彬教授率团队一直在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关系这个方面展开研究,就本主题先后在国际知名期刊《Energy》、《Energy Economics》和《Energies》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于2009年在《Energy》上发表论文已被同行引用48次(http://scholar.google.com.hk/scholar?hl=zh-CN&client=aff-5258&channel=5258&oe=UTF-8&q=Explor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urbanization+and+energy+consumption+in+China+using&um=1&ie=UTF-8&lr&cites=-4298971731429691932)。
本研究受到尊龙凯时资助(项目资助号:40961009、41261037、41110104005、41210104055)。